-
2006年5月,滯留美國三年的前NBA籃球明星王治郅歸來,頓時成了國內多個運動品牌相互爭搶的焦點。結果,本人操作的沃特品牌先拔頭籌,以將近3年3000萬的代價簽下了王治郅。事實證明,這個看似瘋狂的舉動卻收到了意料之中的好效果,隨著王治郅與中國男籃一道揚威籃球世錦賽以及北京奧運會,沃特專業(yè)籃球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空前的提升。沃特即將在深市創(chuàng)業(yè)板上市,也與成功聘請王治郅有著一定的關聯(lián)性。由此可見,適合的代言人再加上更為適合的品牌推廣,的確能有助于品牌建設。
眼下,中國品牌對代言人的熱衷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,娛樂圈、體育界的大小明星幾乎都已經被
哄搶完畢。甚至許多有超高人氣的明星,代言的品牌兩只手都無法數(shù)不過來。但同樣應該看到,有些品牌聘請明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,真正實現(xiàn)了明星為品牌代言的目的。也有不少品牌,聘請的明星非但沒有助品牌一臂之力,甚至弄出了品牌為明星代言的悲劇! 讓明星真正的代言品牌,而不是讓品牌代言明星,X-Brand Lab認為應該遵守“三大紀律”。并且,此“三大注意”是循序漸進的,每一點都不能隔離來看。
第一,切忌請半紅不紫的小明星。
有的演員因為演了一部收視還算可以的電影或電視劇,在某個受眾群有一定的影響力,就會被某些品牌發(fā)現(xiàn)了至寶一樣馬上聘請其為品牌代言人。尷尬的事情接下來就出現(xiàn)了,在運用所謂的明星形象的時候,還要費盡心機地介紹其身份。有的實在是迫不得已,不得不標注出該明星為某電視劇中某某的扮演者。這樣的明星代言,效果可想而知,非但沒有起到明星代言的作用,還真是用了自己的銀子幫助該演員做了知名度的推廣,不是品牌代言了明星又是什么?要請就請大明星,能為品牌帶來效益;要么干脆直接信奉產品就是最大的明星,不請任何明星代言。請各位企業(yè)界人士三思!
第二,品牌代言人一定要對路,符合調性調性。
筆者目前代理的孚日大家紡,和林志玲簽了長期的品牌代言合同,因為林志玲高雅、溫柔的調性完全與孚日品牌一致。而有的品牌就沒有這么理性了,請的代言人是夠大牌,但其形象與自身的品牌、產品完全不搭調,不但沒有正面影響,甚至還能帶來負面的作用。例如,如果邀請舉重世界冠軍代言小巧精致的手機產品,消費者除了能夠聯(lián)想該產品笨重外,恐怕最多也就是產品質量過硬了,根本達不到聘請代言人的初衷。長城汽車今年推出的新產品酷熊,有著一反盛行的流線型轎車外型,視覺上很是威猛,卻偏偏邀請極具中性特色甚至有些脂粉氣的小沈陽代言,不能不說是個莫大的敗筆。大家印象中的小沈陽,就是那個身著蘇格蘭格子裙的號稱“純爺們”的諧星,怎么能與酷熊的產品劃得上等號么?!長城花費不菲邀請的代言人,無法為品牌和銷售帶來增長,卻是通過大量的廣告投放又為小沈陽做了個人宣傳,真是成了“冤大頭”。
第三,切忌請了足夠分量又同時與品牌對味的明星,但缺乏整合利用。
當下,中國品牌對代言人運用的手段堪稱單調,無非是拍些平面硬照應用在終端賣場,再加上拍攝一條電視片,或大規(guī)模的投放或僅僅在招商會、訂貨會上哄哄經銷商而已,根本就沒有在正式的媒體上露面。而全面利用好明星的影響力,除了在平面、電視上運用好代言人的形象外,還一定要利用代言人與品牌的契合,進行有影響力的事件營銷,借助媒體的主動宣傳塑造品牌。如很多有遠見的品牌通過與代言明星共同投身公益事業(yè),實現(xiàn)了品牌的可持續(xù)提升。另外,還要時刻關注代言人的事業(yè)進程與工作安排,不失時機地與其出演的影視作品進行品牌嫁接,可以是軟性置入,也可以硬性贊助,不一而足。同時,代言人的個人網上空間,圖片搜索,新聞鏈接等,都有著極大的關注和一眾鐵桿的粉絲團,與這些載體的鏈接,不但強化了品牌與代言人的直接聯(lián)系,還能多角度地增加品牌曝光的機會!
選擇到一個合適的代言人只是品牌打造的初步基礎,如何利用還代言人才是更為關鍵的上層建筑。我們愿意看到,更多的品牌通過與明星的聯(lián)姻,達到提升品牌增加銷售的目標;我們不愿意看到,品牌或因為選擇了根本無法為品牌加分的代言人,或因為選擇了與品牌風牛馬不相及的代言人,或因為有了合適的代言人而沒有全面發(fā)揮其作用,造成了自己的品牌反而代言了明星的鬧劇。
許云峰品牌實驗室,中國首個非贏利性質品牌實驗室,定向、定性研究眾多發(fā)展中品牌的超越之道。首席品牌顧問許云峰,系中國本土最大、實力最強的廣告公司策略總監(jiān),為中國最早的廣告學系畢業(yè)生之一,10年品牌研究及廣告從業(yè)經驗。擁有諸多國際品牌以及國內領導品牌全程策劃服務的經歷,對營銷、品牌、傳播有獨到的實戰(zhàn)見解,比廣告人更懂營銷,比營銷人更專品牌。曾任職某國際品牌品牌總監(jiān)助理, 現(xiàn)任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策略總監(jiān),《銷售與市場》、《廣告大觀》雜志特邀撰稿人,《國際廣告》撰稿人,多件作品被收入IAI中國廣告年鑒 。電子郵件: 9966xu@sina.com